德明中医
标题:
首页 > 养生疗疾 > 修身养性 > 转贴,柔弱为何胜刚强
[打印本页]
作者:
医和医缓
时间:
2011-7-13 21:37
标题:
首页 > 养生疗疾 > 修身养性 > 转贴,柔弱为何胜刚强
阳子 1 楼 发表于:3/24/2010 10:42:46 AM
柔弱为何胜刚强
在道家的《道德经》里,老子反复强调了“以柔克刚,柔弱不争”的道理,那究竟为什么“柔能胜刚”呢?《道德经》本身就给出了答案:
《道德经》第八章说“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之所恶”指不受欢迎的地方,这里指低洼处,“几于道”者,接近道也,正因为水利万物而不争,所以才几于道,是以老子又说:“夫唯不争,故无忧”。人的各种行为如果河水一样,即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并得到人们的肯定。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天下最柔的东西,如水、光等等,可以攻破坚硬的城墙,射穿坚硬的钻石等等,这句话概括地说出了柔能克刚的道理,是以老子又说:“无有入无间,无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实际上柔弱不争是符合道的发展过程的,《道德经》第二章论证了任何事都有两面性,都是相辅相成的,过分的追求只能是徒劳,没有任何意义。“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脆弱,其死也枯萎,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之后就变得僵硬;草木活着的时候是脆弱的,死了就变得干硬枯萎,所以坚强的东西是属于死亡一类的,而柔弱的东西则是属于活着的一类,用兵逞强就会灭亡,木头过硬则容易断。所以人生在世不可不可逞强斗胜,应该柔弱谦和,有良好的处世修为和个人修养,过分的逞强求利就会失去生机,再大的利益也是身外之物,贵身之柔才会有生机。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过失),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的这段话,包含有丰富的道家思想,首先是“守雌”,守雌持静、处后、守柔、内藏、收敛的意思,即溪的品德。何谓“婴儿”,这里婴儿是指无私无欲,淳朴无邪,和后面的“朴”意思相近,老子认为一般人只有婴儿才是最无私无欲的,所以说复归于婴儿,“复归”者回归到原始朴素清静无欲的状态,即“返璞归真”。
得道者是不与人争名争利的,他们敢于处于柔下之位,守道培德,保持真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过分地追求名利,会危害自身,知足者常乐。
致虚守静,柔弱不争方可为天下先,在利益要求日益俱增的今天,已经很少有人会为了自己的德行、为了自己的朋友等等而放弃到手的利益,实际上,你得到的仅仅是眼前的虚荣,而丧失的却是最可贵的人格、友谊。虽然我们并不标榜某某人有多公正无私,但是至少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认识,应该知道什么东西才是最值得我们去追求的.生活在这个社会,难免要受到社会主流思想的影响,但是必须要有一份自己的坚持,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跟着利益跑,那样会丧失我们人的本性.
这些文字是反映了我的人生追求
欢迎光临 德明中医 (http://jiu.dmzy.org/)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