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1-7-12
- 最后登录
- 2018-4-10
- 在线时间
- 97 小时
- 阅读权限
- 150
- 积分
- 0
- 帖子
- 394
- 精华
- 3
- UID
- 18
 
|
阳子 1 楼 发表于:10/17/2009 10:12:17 PM
生活即是道场
道场,一般指出家人住持佛法、弘扬佛法的专修之处,也指学佛人专事修行的地方。曾听到过不少去寺里的师兄赞叹上师授法、灌顶后体会的殊胜:在上师不可思议的慈悲愿力的加持下,业障轻了,过去缠绕在心头的种种重缚、摆脱不掉的烦恼竟一下子不见了。那种殊胜的喜悦,难以言表,这种体会我也有。很多人回来后都很留恋上师的道场,有的师兄说,哎呀,我们一回来(从寺里回到世俗生活中),就又回到红尘中了,不能象在寺里的时候那样清静地修行了。是的,世俗生活中的确是人多事多干扰多,在寺院里那样清静的地方,不理尘世,又有上师与诸佛菩萨的加持、呵护,心地自然清静而法喜充满。有的师兄不由得感叹,修行必须有一个好的道场,不然是没法好好修持的。
上师以莫大的慈悲愿力加持我们,去除了我们很大的业障,给了我们学修佛法一个很高的起点。但我们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起点,而不是终点;是我们踏上学佛大道的难得契机,而不是说从今以后就等着上师不断的加持,自己只管高枕无忧了。有些学修者虽然也有继续学修之心,却认为自己不具备良好修行的道场,也就把修行放下了。
我们在上师那里学法,学到的是什么呢?学到的是走向幸福人生的一种方法。走向幸福人生首先要走对路。幸福人生的指标是什么呢?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灵。如意轮金刚法的法行习练是帮助我们排除身体上的各种疾患;金刚禅定的习修帮助我们清除心灵上的种种魔障,使我们在人生路上身轻体健,心灵详和,体会到生命的愉悦。对于很多人来说,身体上的变化通过法行的如法习练是比较容易产生效果的,但心灵上的修持由于我们累世累劫造作的诸业所感,以及今生今世生活中不断出现的种种干扰,使得不少人感到困难重重,有些学修者因此产生畏难情绪,认为自己缺乏修行的因缘条件,从而渐渐地失去精进学修的信心与愿心。
为什么学佛最强调修行?修行的过程是信、解、行、证。上师在《迷程指归》的相关开示中曾提到,没有通过脚踏实地的修行去“行、证”我们所“信、解”的佛法,那也是得不到实益的,只能是明白了一些道理。为什么要修?因为心里还会生烦恼,因为还有没除尽的业障,所以才要去修这颗妄动不息的心,保持它的清静自在。过去有成就的一些大德最怕修行的时候天天都是顺缘,没有逆缘。在顺境中,修行人不但容易懈怠,还因为顺境中往往难遇修心的时机。有的大德在修行有了成就之后,还要刻意地去出入歌坊酒肆这些最繁闹的地方以检验自己的修行功夫可靠不可靠,这颗心是否经得起实境的考验。
在上师的道场里法喜充满固是我们殊胜的因缘,但每个人都留在上师的道场里,在上师的身边修行,是现实中办不到的。我们在家人除了一年中能够抽出特定的时间去亲近上师,大部分时间只能在日常生活里修行,因为我们尚有很多世间的责任必须要承担。“佛法出世间,不离世间觉”。学习出世的智慧,不是要我们丢下世间的责任,仍是要我们在世间修行。(佛法正是为解脱世间人的种种烦恼,应运而生的无上法宝。如果没有世间的烦恼,佛法又去对治什么呢?)面对这样的事实与条件,我们能不能如是地转换一个角度去思维:如果我们能时刻忆念上师的功德,将我们的心性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与上师的心性去相应,是不是如同上师的道场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身边?
幸福是来自一个人心灵内部的体验,当我们的心里还有种种障碍的时候,我们的幸福体验也是不究竟的。因此,佛家始终强调修行人一生最重要的功课便是修心。修的是什么心呢,修的就是我们的这一颗乱心、妄心、有杂染的心、不清静的心。修心过程中怕的其实不是没有清静的道场,而是只有清静的道场来修行。很多师兄都有体会,在清静的道场里,没有纷纷杂杂的事情打扰,身心清静,法喜充满。一回到现实生活,事情一来,还是心浮气燥。这是因为我们的心识造作正是来自于外部环境的种种干扰刺激,“心本无生因境有”。什么事也不用面对,什么责任也不需承担,当然无忧无虑,乐得悠闲了。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还谈得上是修行吗?恐怕也产生不了精进修行的欲求。
因此,我们在家的学佛者切莫因没有清静的修行道场而退失信心,应知生活本身即是道场。因为生活中有诱惑、干扰、困难等等对心的考验,正给我们提供了“历境练心”的时机。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生活、家庭生活、休闲娱乐的生活,种种生活、种种场景,都提供各种人与事来让我们学习面对,把握真心、验证佛法。如若我们了知因果,就能在诱惑中守戒;了知缘起,就能在干扰中修定;了知空性,可在历练中生慧。
在世俗世界的物质生活当中,我们会面临财、色、名、食、睡五种魔障的诱惑、干扰,心会受到贪、嗔、痴、慢、疑五毒的侵害。如果我们在上师清静的道场里才能感到心清静了,离开这个道场心就无法清静,那说明我们的心并不是在寺庙里才能够修得好,而是外界的环境变好了,我们遇不到违缘,当然也就不生起烦恼了。
如果我们能以一颗恒常心按上师的教导认真习修,至心诚恳地发心与上师相应,我们的身边就是上师的道场。如果能由此精进,通过佛法的闻、思、修,勤持戒、定、慧,在种种时刻里对人、对事、对物、对自己,慎待财、色、名、食、睡,谨防贪、嗔、痴、慢、疑,那么我们的修行就能得到上师的加持,获得真实的受用。
黄土地
2 楼 发表于:10/18/2009 5:25:44 PM
如果说世间是阴,那修行就是阳,我们不可能执其一端,阴阳互长,有无相生,才是长久之道。
1 下一页 总1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