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明中医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首页 > 养生疗疾 > 修身养性 > 转帖,修身:使心灵纯洁

[复制链接]

9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18 10:21: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阳子  1 楼 发表于:12/17/2009 10:28:29 AM  
     
修身:使心灵纯洁;养性:使本性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现代人想要修行最大的问题是在于找不到打开古代修身养性方法的门。许多有心人都以钻研古典知识文字或静坐冥想之类的法门作为亲近和进入修行的奥堂。回顾孔孟所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平法门是从思、虑、定、静、止的修身功夫开始。而宋明理学大儒整合了孔孟以后儒、释、道三家的功夫,成功的创造出一套半天读书,半天练功,先练功,后读经的功夫。因为练完功后身心合一而导致吸收力特别强,再听人讲经,与先前自己所读的道理产生互动,此时所提出的问题,在心灵层次的互动和气场的互动下,使人达到高度的提升、纯化、齐一、融和与空无的境界,这时所体会到的境界与单纯的读书、读经是截然不同的。

     现代的修行,除了少数人懂得透过练气来修练之外,多数人选择参加宗教团体活动从宗教信仰进入,或加入读书会、到书院听讲之类从读书方式进入。宗教信仰属灵性运作,看到的多半是假相,读书、读经、听讲属知性运作,以为是“知”,其实是“不知”,两者都称不上是完整的修行功夫。真正完整的修行功夫必须从修身开始,修身才能形全,形全才能气聚,气聚形全心才能凝聚,内照的生命力量才会产生,当心凝形释后才会有强大的外照力量,照见更深、更高、更广的生命层次,体会生命的真相。

石破天惊

     修身之后由于身体能量的转变,原有的执着慢慢会打开,心越来越平和,智慧渐渐出现,学习能力也逐渐增强。修身之后听人讲学才有用,否则,听了也是白听,根本听不懂,或听了半天还是自己原有的看法和执着。听人讲学才知如何修德,修德之后才知道什么叫“不善”。为何说“不善”,而不说“恶”?因为当人先有善恶的分别心时,就看不到事情的真相,不知道问题在那里。

    没有修身功夫而去做所谓的修行,包括读书、读经、参与宗教活动、静坐、冥想等个人修道学禅的法门,只是做到一些表面功夫。读佛家的知识、禅学的知识、道家的知识、天主教的知识和神学的知识,这些都只是与灵性的知识接触,产生精神上灵性的思考,而不是真正灵性的体会。知性运作无法让人体会本质和本性的运作,进不到古书所描述的境界里,书是书,道是道,一点关连也没有。读完书之后觉得很精彩,但这些道理根本融不进身体里,和真实的人生、真实的道理分开,不能融入生活,不能将那些思想智慧变成生活上的一种运转方法,也就是不能转轮化生,所以智慧不能提升,只是知道更多知识而已,这样的修练又有何用!因为知识的累积半点也不能提升般若智慧的境界。

舍得放下

    现代人要获得知识很容易,上图书馆、上网等很方便就可获得许多知识,但知识和智慧是两回事,智慧没提升,知道再多都是假的。知识需经过省思、吸收、转化、内化、储存、提升和超越后,才能变成有用的东西。这过程相当艰钜,必需透过一定的体验,读万卷书必需行万里路才能完全融入。在求智慧的过程中一定得修身,要修身一定得下苦功,一定要舍得放下,所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满载之后能不带走一片云彩,便见毕竟空,当照见五蕴皆空时,才能体会真如法相。

    现代人要修行必须从根本法门着手,依宋明大儒的法门找一个正宗的练气修身的方法,慢慢的从强身开始再修心,当心有所体会、打开时,就可开始去读经典,有系统的、有计划的跟好的老师听讲,才能将行和知的道理整合在一块,变成真正的知慧,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能在生活上展现出来。就能真正体会古人为什么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炼达是文章”的道理。
收藏收藏0 微信微信

手机版|德明中医 ( 冀ICP备17012469号 )

GMT+8, 2025-5-14 00:0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