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3-6-9
- 最后登录
- 2017-3-2
- 在线时间
- 146 小时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27
- 帖子
- 189
- 精华
- 3
- UID
- 849
 
|
大路货式问题大路货式回答,自己最近这样想。比如说别人问:“现在糖尿病,高血压这么厉害,怎么办呢?”木有办法啊,辨证论治呗。你给个笼统的问题过来这边很无奈也只好给个笼统的答案推呀推给推回去。中医讲座提问环节时常有人问自己或身边人某某病如何如何,应该怎么办?实际上这样的不会得到解答的,也还只能用辨证论治推回去,中医治病需要各种综合信息非常讲究的。自己私下觉得比较遗憾,如果这些提问者能够将部分精力转向中医学习的话,很容易自己就可以找到解答的。不说到自己能够治病的水平,至少能够辨别病势走向,如何识别明医,最基本的别给通行的治法给坑了是吧。实际上中医业者也很郁闷病人连最基本的健康常识都欠乏的这个问题,辛辛苦苦调理回来,病人一个挥霍一夜回到解放前,欲哭无泪,治还不如不治。医者所能掌控的,其实只是很小一部分,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医生身上,我觉得是对自身的很不负责任。古人说得会更加严厉些,“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当然不能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别人,不过这句话真心太对了。
另外一个比较大路货的问题,是“我看到哪里哪里推荐的XXX方法,能不能用,好不好用”,面露难色,这个要怎么回答呢,术无优劣,而且方无定方法无定法,中医没有标准化的体系,但反而据此能到达更高的高度精确度,当然能到什么样的高度精确度看个人,或者反过来百发无一中的败类都大大的有。万用挡箭牌辨证论治回答这样大路货的问题当然也可以,不过最近发现一个更理想的回答,在谭老师的工作室喝茶时听来的,健康是个综合体,饮食、心态、作息、(当时总共说了五点好像),怎么可能一个小术这样的边角料来决定身体健康与否呢,健康如木桶理论看短板不看长处的。
说远了,最近被问诘一番后发觉,如果自己都没有仔细想清楚自己想要问的问题的话,功课没做好,外求也不会得到结果的。所以,常反求诸己。在德明群里看到健康就是福问老师“晚上睡几个小时合适”,大千老师直接回答:“以早起不困为好”,自己又乐了,标准的辨证论治型回答,非常精确无可挑剔的回答,什么都没说,但是又把一切可能的回答包含进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