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明中医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首页 > 养生疗疾 > 修身养性 > 性命之学与养生

[复制链接]

9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13 21:09: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顺其自然  1 楼 发表于:12/31/2008 5:30:42 PM  
     
  性命之学与养生

   
  

    近几天,我由于一时兴趣所至,翻阅了一下道家流传的性命之学——内丹术。觉得道家的内丹之术果然博大精深,实非常人所能领略。其原因有:

    一、丹书上的介绍极其隐晦,很多专业术语多采用暗喻来形容,比如“黄婆”、“姹女”、 “泥丸”、 “鹊桥”、 “山根”、 “河车”、 “玄关”、“十二重楼”、“龙虎”、 “玉液还丹”等等,即使是熟读古文的学者只怕也是一筹莫展,不知所云。即使从事中医研究的也不一定能懂,一般人就更加云里雾里了。何况丹书上的术语有时不一定只有一种解释,且说法不一,这就更让人摸不着头脑。有人以为丹书上讲的穴位及经脉和中医针灸上所指的相同,却不知二者相差有时很远。明朝名医李时针就发现张紫阳真人所著《八脉经》中对奇经八脉的叙述和医家有所不同。但他认为“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其言必不谬也。”

    其实,中医上所讲的经络穴位在解剖学上是根本不成立的。但它却又确实客观存在于人体中。李时针认为只有修习内功的人方可觉察到,故而紫阳真人的认识不会有错。另外,丹书上讲的某些窍位极其神秘,根本在医书上找不到。已故的仙学倡导大师陈撄宁曾说过有个人在修道时由于不明白“玄关”在哪,几十年来在解剖学中,还有在针灸铜人上一个又一个的寻找,并且拜师几回,却一直不曾如愿。陈撄宁认为此君向道之诚无以复加,只不过欠缺了点智慧。很多丹书上都有“玄关”的论述,但都没有指出其具体位置。原因很简单,因为“玄关”根本就没有具体位置,只有练功到了一定火候时才可自然体会觉察到,不然纵然说破口也无济于事。内丹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养生术,来不得半点玄虚理论。丹书上的理论其实都是前辈们在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只不过他们不愿让人轻易得到,所以写得非常玄奥,后人难以读懂罢了。

    二、内丹术讲述的是“性命双修”,按通俗的理解,修“性”就是修炼自心性,从而明心见性,灵光独耀。

    我个人认为,“性”完全炼的是心灵上的功夫。一旦练好了,一个人的气质和涵养就和以往大不相同:变浮燥为沉静,变怯懦为勇敢,由痴迷不悟转为达观知命,由死灰枯木转为灵台光明皎洁。万事不萦于心,事来则应,过去不留,心不为外境所动。古人有“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壮之举, “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崇高境界,这都是长期精于养性所至。内丹术中练“性”的方法很多,并不一定有什么具体的姿势或功法,见性的那一点灵光,常在生活中而获得,不一定就是要静坐,有时候一味的枯坐也未必就见性。正因为如此,所以才有“命靠师传,性靠自悟”的说法。

    不过,最常见方法的还是静坐,毕竟静坐也是一种养性的方法。由静入定,由定生慧。不要小看静坐,一般人难以坚持一个时辰,更不用说在静坐中不起杂念了。但内丹术中若不过此关,就无法向上乘境界修习。内丹术要求静坐练性者需见到“性光”且“虚室生白”方为有成。向道不诚,杂念丛生的人自然无缘见到“性光”。很多人在“性功”上没有坚持下来,那么后面的“命功”也就无法修成了。因为修习“性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命功”的成败。古人常提倡要多积德行善,多游历名胜古迹,多吃苦磨难,其实也是一种磨练“性”的法门。由于练“性”是一种无为法,练法并不复杂,强调的是人的根基和悟性。平时豁达大度,心境开朗,淳厚质朴,心无渣滓的人,练“性”不难,但对那些尖刻吝啬,斤斤计较,心胸狭窄,城府极深的人来说就非常难了,因为这些人在练“性”中要不断和自己的私心一步一步作斗争,真正做到“忘我”,让自己的心灵深处彻底改变,整个人完全脱胎换骨,这样才可以修炼“命功”。

    “命功”的修炼有点类似现在的气功锻炼,是一种有为法,如吐纳法、导引法、观想法等。在练习“命功”中,由于全身经脉气穴处于初通状态,常会在功景中看到许多幻象,听到一些异常声音。倘若平时精于“性功”,扫除内心的“贪、嗔、痴”,去掉执着,自然能把持得住,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被幻象怪音所迷。否则难免走火入魔。我知道社会上有许多人练气功而成精神病,常常自称看到“玉皇大帝”、 “如来佛祖”、 “太上老君”来超度自己。还有一些人则练功中出偏而成瘫痪。其实,练功中若能遵循“无为”法则,对一切景象不惊不怖,不喜不忧,听而任之,总之不动心,那就很难出偏。因为“无为”是符合大道的。老子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只有遵循“无为”才能做到“无不为”。

    正因为道家内丹术性命双修,而且一直密传,如果没有师傅传授口诀心法并护法,自己练习固然有很大的难度,危险也是显而易见的。何况修炼内丹术必须付出毕生精力,除非有志修道者,一般人当然无缘问鼎了。但内丹术却启示了我们应该怎样去正确练习气功来祛病健身。

      现在社会上练气功的人越来越多了,这些人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养生去病,但真正练出了点名堂的人不多见,而且走火入魔的人也不少,我究其原因也不外乎两点:一、没有老师指点,对气功书上的一些名词术语以及对人体经络穴位知识一知半解,暗自瞎练;二、不明白“性功”为筑基之功,平时没有勤于养性,就直接开始练习气功,却不知越是上乘功法,对“性功”的要求也就越高。性功没有练好,定力全无,一旦见到功态中的幻象,不能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这样当然容易出偏。还有些人只是为了祛病而练功,病愈便不练了,若再病只好又练,练练停停,停停练练,这样的心性又怎可练功呢?练功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没有良好的心性是绝对练不成的。

    八十年代,是中国气功最热的时候,很多气功大师纷纷下山,一时练功热在神州风起云涌,越是神奇的功法,越是有人趋之若鹜,倒是一些简单实用的功法少人问津。其实若只是健身,我个人最推荐桩功。我发现大部分的人不愿意站养生桩,我试过很多人,包括老人,小孩子,年轻人等等,他们宁愿去跑步,跳绳或是打一套拳让自己大汗淋漓,也不愿意在那里站几分钟,他们和我说,有时候勉强站了几分钟就不耐烦了,老觉得时间走得太慢。说到底,都是觉得太枯燥,静不下心来,心猿意马老是想动。其实这就是典型的“性功”的修为太差,所以体会不到入静之妙。如此,再怎么练功,层次也上不去。有时候我很佩服那些站岗的战士,他们几个小时能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练功,就需要这种笃厚的心性,心浮气躁,飞扬跳脱的性格是很难做到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射雕英雄传》中郭靖虽然性子憨厚,但其武功最后却能大成的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说,性功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命功。

现在就是因为太多的人练气功没有注意“性功”的修炼,以为心性的修炼不重要,以为练功不用修性,不用修德,所以导致“命功”的出偏。这也怪不得他们,因为气功本来就是健身的,属于“命功”的范畴,而“性功”的修炼又没有具体的方法,完全属于无为法,靠自己去悟的。所以,我觉得,如果想要真正的把气功练好,首先不妨多学习一下祖国的传统文化,比如读一读古籍,练一练书法,学一学琴棋书画,培养自己那种恬淡无为的心境,进入空灵的状态,不一定一开始就要打坐运气。性命双修虽然是丹功的要求,但如果我们平时练气功也能用这样的高度来要求自己,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性命双修,就是一阴一阳,性属阴,命属阳,阴阳统一方成太极。所以,性功练好了,命功就不难了,同样,命功的层次上去了,身体气脉通了,又能进一步促进性功的进步。这就好像人的身体好了,精神状况自然就好了。我不赞同只修性,而不修命,我以前听说有些寺庙的僧人是“白天念经,晚上手淫”,结果经文没念好,人的身体也弄差了,整天昏昏沉沉。吕纯阳祖师也说:只修性,不修命,此为修行第一病。

    现代人也认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命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把身体练好了,才有资格做其他的事。身体就好像是一个房子,灵魂(意识)就好像是里面的主人。如果这个房子老是漏水也是不行的。

    所以,必须要好好的修炼“命功”,强化自己的身体素质,但“命功”必须要和“性功”一起结合。否则心性上不去,房子越补越漏。就好像有些功友辛辛苦苦站桩打坐炼气,但又忍不住诱惑去看黄色书籍或是三级片,结果又忍不住自慰,将辛苦练的精气都遗了出去,这样练功,又有什么效果呢?
收藏收藏0 微信微信

手机版|德明中医 ( 冀ICP备17012469号 )

GMT+8, 2025-5-14 14:3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