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1-7-13
- 最后登录
- 2011-10-18
- 在线时间
- 16 小时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0
- 帖子
- 141
- 精华
- 0
- UID
- 31

|
阳子
1 楼 发表于:11/2/2009 8:57:26 PM
气感与真气
一、气感——唯练功者才能体察到的独特现象
所谓气感,是练功者通过某种修炼方法,使真气在体内不断产生,并在一定部位积蓄,且沿着某一径路流动、运行时所带来的主观感觉。
气感,对于练功者虽司空见惯,但对于从来没有过练功体验的人,却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不练功的人,他的意识活动形式是外求式,以自我为认识的主体,感官的指向是自我以外的客观世界。除非身体内部出现了自发性的疼痛或不适,比如腹痛、恶心、胸闷等感觉的时候,才会一时性的将注意力转移到自身,被动的关注自我,否则,对于自己身体内部是没有主动去认识、去感受这一意识的。
而练功的人,在他练功的时候,甚或不练功的某些时候,他的意识活动形式是内求式的。他以自我为认识客体和实践客体,一边操纵和控制着这架复杂又庞大的机器,一边又跳出身外,内视着自身每一变化,并体察着这一变化带来的身体反应。
正因为气感是一种独特的现象,因此,对于一般人难以理解的气感,就成了练功人跨入练功门槛后最为关心的问题。
二、形形色色的气感
气感既然是练功者在练功中出现的感觉,就像每个人性格各有千秋一样,气感也是
形形色色,各有不同。试归纳一下,常见的大体有以下几种。
1、热感
热感是练功中最多出现的感觉。一般练功不久就会出现,令人舒适、陶醉。
热感可能是局部的,也可能见于全身,可能在练功中一直持续,也可能突然出现,又瞬间消失。或温温发热,如太阳暖照,或如温水沐浴,倾泻而下,一点点弥散开来,舒适异常。
温热的感觉在胸、腹部丹田、手脚心、后背等部位最多出现,有时在练功结束后还能持续一段时间。或非练功之时,也有突然热气涌来的情况。
2、凉感
与热感相反的,一股凉丝丝的、令人惬意的感觉。往往会沿经脉而流动,让人头清目爽。
3、身体变轻或变重的感觉
一般在身体状态良好、气化活跃、真气充沛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身体变轻的感觉。飘飘欲仙,非常轻松、舒适,同时心情也非常开朗、明快,很想手舞足蹈的动起来。
如果身体处于疲劳状态,在放松良好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身体变重的感觉。这时,往往心情也比较沉静,喜欢静静的放松,不想活动。
4、皮肤痒感
有的时候,突然在身体某处会出现瘙痒的感觉,令你忍不住想去抓挠。
痒感被认为是卫气开始充盛的表现。中医认为,卫气是行使保卫人体体表功能的,司管体表毛孔的开合、皮肤的呼吸和体表的免疫力。卫气不足时,人常常发生感冒。因为卫气走行于体表,卫气功能一变强盛,皮肤就有感觉。
这时候,最好不要抓挠,尽量将注意力转移至别处。因为卫气变充盛,不是局部性的,是整个体表。只要一抓挠,就会引起连锁反应,痒感不断。如果你忙着抓痒,就无法继续练功了。
5、消化功能活跃
练功时可出现唾液变多、肠鸣音变强的情况。对调整胃肠功能是非常有效的。不要担心消化功能改善后会增加体重。练功改善的是整个胃肠功能,并不是增加食欲。无论胖瘦,凡胃肠功能不好者,经长期练功,都可得到改善。
6、性欲变强
练功通过意守下丹田,使肾中元气增强。因此,生殖器官功能改善,性欲变强。对
于性欲,一方面不要纵欲,另一方面也不要压抑,顺其自然是最合理的。
三、气感与真气的关系
气感,只不过反映了练功时出现的一种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气感出现的时候,我们的身体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是最关键的问题。
接受过针灸治疗的人都知道,当针刺进穴位的时候,会在穴位的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的感觉,叫做得气,也叫针感。这是因为穴位是经络上重要的点区,通过针刺穴位,激发了经络内的真气,针感的产生是真气积聚的结果。当得气效应良好的时候,针感还会沿着经络走行,向远隔部位循经感传。
气感的出现也是同理,也是经络中的真气不断积蓄、运行的结果。
真气来自于先天,禀受于父母。这构成了真气的基础。但是先天之真气必须依赖于后天水谷之气与呼吸之气的补充、濡养、推动,才能源源不断,永不枯竭。
真气运行法就是通过高效的、独特的修炼方法来促进真气的化生、积蓄、流动的。由于这一方法直接从修炼真气入手,为加速真气的化生、积蓄、运行开辟了一条捷径,因此,气感强,见效快,是达到练功终极目标的最佳选择。
关于真气的化生:
真气的化生是一个炼精化气的过程。以来自先天的真气为基础,以饮食水谷为原料,以呼吸之气为巽风动力。通过意守心窝部的中丹田, 加强脾胃后天之本的水谷运化功能,将饮食水谷化为营养精华,这一气化作用的结果,便将真气源源不断生产出来。
关于真气的积蓄:
真气的积蓄,有如针灸时的腧穴是真气积聚的重要部位一样,真气运行法在经脉上的重点部位,前有上中下三丹田,后有尾闾、夹脊、玉枕三关口,这些地方都是真气积蓄的重要部位,因此,也就成了意守的重要部位。真气运行法从意守中丹田入手,在中丹田真气饱满之后,继续使真气向下丹田流注。
关于真气的流动:
当真气积蓄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沿着任、督二脉流动、运行,进入周天循环。这和针刺时的循经感传是一个道理。因此,气感也就由局部的点,开始沿着任、督二脉呈线状扩散,如果真气十分充足的话,真气沿身体前后正中线,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流动感就会被清楚的体察。
由此,关于气感与真气的关系,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气感的出现,是真气不断气化、积蓄、流动这一变化导致的结果。
四、 气感的强弱与真气的充盈度并不等同
透过气感的现象,我们看到其本质是真气的充盈。那么,是否可以把气感的强弱当作评价真气充盈度的标准呢?
可以说,气感的强弱与真气的充盈度,两者之间存在着一致性的倾向。但不能仅仅依靠气感的强弱来判断真气的充盈情况。因为对每一个练功者来说,其背后都有着很复杂的个性因素。
首先,气感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感觉,它飘忽不定,很不稳定,令人难以捕捉。而真气充足的程度,却是一种带有体质性、稳定性的客观表现。比如,一个先天真气禀赋有缺陷的人,或者是后天脾胃虚弱,真气化生不足的人,有一天在修炼真气时,偶然出现了良好的气感,我们不能因此就评价说,这个人已经达到真气充足的程度。
还有,气感出现的速迟,往往还和神经类型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神经敏感的人,往往气感出现得比较快,比较强烈,而神经钝感的人,气感就出现得比较晚,比较轻微。还有的人,迟迟不见气感出现。也许不知哪一天,会突然像茅塞顿开一样,气感像泉水一样涌上来,令人应接不暇。
气感还与年龄有很大关系。年轻人,真气强盛,接受事物快,气感就足。年纪大的人,真气渐衰,接受能力变差,反应也开始变迟钝,气感迟迟不来造访,也是很正常的。
如果是患有一些慢性病的人,由于真气不足的原因,无论怎样努力去练,也难以出现气感。
也有一些人,入门时气感不断,喜悦、新奇,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气感反倒减少或消失,似乎练功的水平退步了,或者是原地踏步,令人枯燥、乏味。
当然也不排除确实有的人,练功不得法,比如放松不够,入静不能,或功法本身存在着问题,而始终与气感无缘者。
不管怎样,练功的自信心不要被气感左右。不要把气感作为评价效果的标准。不管气感如何,一门心思练下去,得道虽有先后,但有志者,终能得道。
五、掌握炼气的火候,防止真气的过度消耗
真气的化生、积蓄、运行,都要靠呼吸的推动。古人借喻物质燃烧时需要风动作用,将呼吸称为风。煽风才能起火,风火相煽,真气才能源源不断化生,积聚储蓄,沿经脉循环往复。
但是,真气作为身体中宝贵的能量,是要时时加以爱惜的。真气不足,生命的基本功能不能得到保障,但真气燃烧过旺,过度消耗,更会克伐身体,使真气亏虚,直接影响寿命。
真气运行法将《黄帝内经》“壮火食气”、“少火生气”淋漓尽致的发挥,可以说是内经养生观的最高实践者。后世有养生家提倡养生应“灯用小盏”,其主旨也完全相同。
古人关于呼吸火候的运用,常用文火、武火来形容。火候的掌握可以用气感作为反馈。如果在练功中感觉气感太强,如煎汤,如火灼,可能就是呼吸用的过强、过重了,过用武火所致。要及时撤火,将呼吸调弱、调轻,改用文火。
[此贴子已经被素灵于2009-11-3 10:27:40编辑过]
素灵
2 楼 发表于:11/3/2009 10:28:41 AM
大千老师最好对这篇文章做个评价。
大千
3 楼 发表于:11/3/2009 11:25:40 AM
当人返观内察时,即会体会到身体的响动和生命的韵律,这个体察会通过你的五官来实现,如触感到冷热,耳听到轰轰嗡嗡的声音或是呼啸的音响,看到内外的光景或人物,闻到不知哪里散发的香臭.体感到放大变小或是沉浮或是不断的旋转的变化.内在的世界如此丰富,以致于让一些人亦沉浸于其中,如同留连外在世界一样舍不得放下.
打坐练功,若不能专心一意,懂得撒手和同于自然的决心,总有牵挂在身,则境界亦有限制,不能突破.若总观身如身,则为身所累,不能忘身更进一步.若总观意如意,则为意所累,不能忘意更进一步.
我们练功,要首先做到不留意于任何一处,但安然处之即是,初期杂念纷陈,心中忧动不已,无急,此是人之常情,但能时时观察已念并练习舍弃此念,久而久之,你可以做到对念的控制.这需要三年五年十年的练习.只要念随我动,而非我受念牵即是巨大的进步.这样在静中才会不被五阴所迷,才能真实进入自然定境.一般练功能若不能于此用功,终是在内境中看花,亦是虚妄,无有增进之期.
各业之理相同,学中医者嗷嗷者并列之众,又有几人可以知道神机之妙,自天而成,但能顺其自然,不以强力,尊重天和则病好愈.力不多费.
学道亦然,多如牛毛之人练功而少成者,以其有为之道不舍,竞执之心不歇,妄相不灭,真气何来.但能安然处之,静以待之,无心而留之,人物两妄,何愁定境不进,桎梏不解呢.云腾鸟飞自然情,守心不守是道生.
风之子
4 楼 发表于:11/3/2009 5:26:56 PM
无为而为
弘毅生
5 楼 发表于:7/26/2010 9:47:46 AM
以前也有过一段短暂的打坐和站桩的经历,我的气感主要是上文提到的凉感,身体变轻,性欲变强,尤其是后者,目前还找不到解决的好办法。
阳子
6 楼 发表于:7/26/2010 10:55:38 AM
只要念随我动,而非我受念牵.
云腾鸟飞自然情,守心不守是道生.
顶 顶!
wybd3365
7 楼 发表于:11/15/2010 11:38:16 AM
正在学习 练功
执一
8 楼 发表于:11/15/2010 5:06:26 PM
念随我动,而非我受念牵
受教了,谢谢老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