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明中医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首页 > 养生疗疾 > 修身养性 > 转贴,调神是长寿之本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好友

2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13 21:22: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阳子  1 楼 发表于:3/31/2010 3:28:58 PM  
     
  

调神是长寿之本
  

  

  

   var $tag=‘养生,时调,心药,心病,杂谈‘;

   var $tag_code=‘72ad3bbffecd387229854d770fea1daf‘;

   var $r_quote_bligid=‘4993b6c10100amz1‘;

  

  
  


      调神养生指在安静环境中,静心养神,调适情志。古人认为神在于养,情在于节。因此,中医理论认为调神是长寿之本。调神养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安心养神:《内经·素问》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这段话原意是说善于养生者心情应清静安闲,排除各种杂念,以使真气顺畅,精神守于内,疾病无从生,外表虽形体劳作但不使疲倦,能随其所欲满足愿望,使体健无病。这就要求人们应以宽广胸怀对待生活。《寿世青编》有这样的话:“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过扰,记事不可留住,吸其自来,任其自去”。郑板桥的名言“难得糊涂”亦人人皆知。

  四时调神:人的神志随四季节气而变。古人据此提出四时调神健身之法。即按照季节物点使精神情志做到:春季活泼,夏令畅达,秋天恬静,入冬则藏而不泄。以此方式调养精神,必能适应外界变化,保持精神情志稳定。

  以心治神: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心药指的是一种现代心理疗法。心病起于自己,因此,“解铃还需系铃人”,用药物是治不了心病的。所以“以心治神”是提醒人们随时调节情绪,切勿独思苦想或愤怒不平。否则一旦致病,则会影响健康。

  节制情感:生活中适时节制感情是修养高雅的表现。古语闻过则喜,是说别人批评了自己,不仅不生气反而高兴,即所谓“克己可治怒”。《贤文》讲:“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这都是忍怒宽容和节制感情的方法,显而易见,若能控制情绪,也是保健之道。

  精神寄托:人到暮年时,会有失落感。离退休后,无事可做,精神没有寄托,难免产生失落感。建议老年朋友们,离开岗位后,仍宜找点自己喜欢的事做,有条件的可以“补差”,发挥余热;或在家中读书学画、下棋听曲、养植花木、料理家务、教育儿孙。老年人只要有了精神寄托和对生活充满信心,就不会感到老之已至。

  老当益壮献余热,热爱生活妙趣生;忧愁愤怒会致病,增进健康庆养生。
收藏收藏0 微信微信

手机版|德明中医 ( 冀ICP备17012469号 )

GMT+8, 2025-5-14 14:3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