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明中医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都市自然生态小区生活--朴门农艺

[复制链接]

4

主题

0

好友

6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6 08:41:4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6月5日,一场名为“向大自然学生活”的朴门永续设计公开交流会在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举行。这是朴门永续设计第一次到中国大陆举办交流会,首站选在厦门。
   来自台湾的两位朴门设计师孟磊和江慧仪夫妇想告诉人们一种理想的美好生活模式:若我们善用资源、合理分配资源,有一天,我们或可建立一个都市巴厘岛。交流会由C3联合交流、Greenway生态设计中心及厦门大学人文国际讲坛联合主办。
   孟磊(Peter)说着流利的中文,他是一个不说话时感觉很害羞、一说到朴门设计就激动得手舞足蹈的大男孩。他说,十几年前到台湾,本来是要教英文的。可他突然发现,台湾的小孩其实不需要学英文。全世界的孩子都应该先学好本国、本地的语言与文化,还有基本的生活技能,这些对他们是更有意义的。从此将朴门立为终生事业去实践、传播。
   江慧仪温和、爱笑,她与孟磊一静一动,一唱一和,配合得非常默契。一直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对人的友善,还有对事物、环境细致敏锐的观察,这也许是她能够在台湾持续推动朴门永续设计的个人品质吧。
   交流会来了众多学习者,有农村系统的,来自培田、安溪、山重、南靖等地的农夫农妇、村长支书;有城市系统的,包括政府官员、知识分子、插画师、店老板,总之都是对生态种植、对健康生活感兴趣的人群。
   两位设计师的讲解,让人们对都市里的种植更有信心和兴趣。一位来自鼓浪屿的年轻男士现在只在阳台上种了几棵青椒、西红柿,他问孟磊,如何能多种点东西呢?结果孟磊边说边画,为他画了一张阳台种植示意图。平常我们阳台种植,种植箱肯定是一字排开,但孟磊不同:沿着屋檐设计一个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引导蓄积到阳台上一个一米多高的雨水桶里,可以起到蓄水、降温的作用;挨着雨水桶,几个塑料种植箱围成一圈,最靠近雨水桶的箱子种一棵喜欢凉爽的木瓜,而木瓜的伞盖反过来可为雨水桶遮荫;木瓜的旁边种植山药,山药旁边种豌豆,豌豆借山药、木瓜垫脚,可窜上屋檐的雨水收集系统,绿色的屋檐就是这么来的;豌豆根可固氮,增加土壤肥力,在它旁边再种西红柿,最后爬在地上的才是地瓜叶……按照孟磊的方法,他家的阳台上甚至还种了南瓜,还养了鸡……这真的不是开玩笑,孟磊曾做过的一个设计,就是在38楼的公寓楼阳台上养鸡,而且是会飞的、非常健康的土鸡,非常震撼。
   听众闻之均跃跃欲试,恨不得马上回家在自家阳台上动手实践。一位听众说:“我领略到了一种简单可行而又意味深长的永续生活方式,很想亲身实践看看。”
   朴门倡导“照顾地球、照顾人类、分享多余”,交流会现场还做了一个小游戏,也令人反省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现代社会分工非常细,人们之间都是单一性地以货币来实现物品交换。“但如果除去货币交换,你还有什么可以和别人交换的呢?你可以分享什么‘多余’呢?”孟磊问现场的听众,有谁会养鱼?有谁会做木工活儿?有谁会修电脑?有谁会做衣服?如果交换货物或服务,你愿意吗……
   现场有来自乡下的农妇举手说自己会做衣服、补衣服,有来自上海的时装设计师说自己会设计服装,还有人说自己会修各种车子……哦,这么说,你可以设计衣服,我来缝制,我可以帮你修农用车,你可以回馈给我粮食……人人说得眉飞色舞、兴奋不已。而这中间不需要有钱,只需要人人贡献“多余”。人们发现,其实自己是那么乐意交换,交换协作能让人那么愉快,并且感觉自己有价值。现在的邻里关系、社区关系已经少了那份原来很珍贵的情感和互助帮扶,而这正是在朴门生态社区里要恢复的。
收藏收藏0 微信微信
世界所有的关系都是你与自己的关系。

手机版|德明中医 ( 冀ICP备17012469号 )

GMT+8, 2025-5-12 12:07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