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1-7-12
- 最后登录
- 2018-4-10
- 在线时间
- 97 小时
- 阅读权限
- 150
- 积分
- 0
- 帖子
- 394
- 精华
- 3
- UID
- 18
 
|
阳子 1 楼 发表于:11/11/2009 1:18:13 PM
感悟修炼太极之静
练拳回来,站在窗前遥看对面的山林我天天出没的地方,就像挂在自家墙上的一幅画,不由得想起一首诗来: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又是一个万籁寂静的夜晚,多么自在恬静呀。偶尔听到禅燥声又体现了自然的和谐......静的意境勾起多少人对它的向往。静,是美的化身,是大自然的和谐之曲,是身与心的交融之光。
不贪求名利,顺守自然,可谓不争。静的本意是不争,不争则能「知足常乐」。「有求皆苦,无欲则刚」,如果能不争,心就能静,静是一种安详平和,是一份怡然自得。当我们心平气和,静心感受身边所拥有的一切时,就会不断地发现生活的美,而不会有「身在福中不知福」的遗憾,懂得珍惜,幸福也就会来到您的身边,所以古人说:「静居则安。」
身动,心静,方可延年益寿。身体健康,离不开运动,经常锻炼身体才能促进血液循环,才能改善组织器官的功能,心理健康,离不开静心。正所谓「知者动,仁者静」,只有心静身动才能使身心健康,身心舒畅,才算是真正的健康人。
静,是一种境界。宁静可以致远,可以获得智慧灵光,「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所以人们若能常保静定的心念,有一个安详宁静的环境,无论工作处事都能提高效率,时时皆能有所得有所悟。所以古人常说「静思则通」,朱子说「静中有无限妙理」。在道家那里要入静修炼,在佛家那里,要参禅打坐,也便是做戒定慧的功夫,来成就自己的德行智慧。
《大学》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要心静,所以诸葛亮《戒子书》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齐家要静气,心平气和家和乐;以此扩充开来,国家要安定,社会要和谐,天下要太平,也都需要静来维系。故曰:「安静则治」。当年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然后分析了上下交征利,就会互相争抢攻伐,最后必然导致社会混乱,国家危亡,人民遭殃。所以静能维系社会的和谐安定,使仁义存于人间。
一个「静」字,蕴含了古人圆融通达的智慧,对我们个人、家庭、社会都有着深刻的内涵与意义,也更让我们感念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修炼者修的就是个静,只有静才可明心才可见性,才能修出本性真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