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明中医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1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月相变化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好友

8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14 15:24:03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每天,随着月亮在星空中自西向东地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月相变化”: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

  

  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

  

  每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对着地球时,人们在地球上就看不到月球,这一天称为“新月”,也叫“朔日”,这时是农历初一。

  

  过了新月,月球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运行,亮区逐渐转向地球,在地球上就可看到露出一丝纤细银钩似的月球,出现在西方天空,弓背朝向夕阳,这一月相叫“蛾眉月”,这时是农历初三、四。

  

  随后,月球在天空里逐日远离太阳,到了农历初七、八,半个亮区对着地球,人们可以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西),这一月相叫“上弦月”。

  

  上弦月过后,在农历初九左右-农历十四左右,便是“凸月”。我们能看到月球的大半部分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背日方向,即农历十五、十六、十七,月球的亮区全部对着地球,我们能看到一轮圆月,这一月相称为“满月”,也叫“望”。

  

  满月过后,亮区西侧开始亏缺,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又能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东),这一月相叫做“下弦月”。在这一期间月球日渐向太阳靠拢,半夜时分才能从东方升起。

  

  又过四五天,月球又变成一个蛾眉形月芽,弓背朝向旭日,这一月相叫“残月”。

  

  当月球再次运行到日地之间,月亮又回到“朔”。

  

  月相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变化着。如果用月相变化的周期(即一次月相变化的全部过程)来计算,从新月到下一个新月,或从满月到下一个满月,就是一个“朔望月”,时间间隔约29.53天, 中国农历的一个月长度,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

  

  (注:这个词条在某些地方的说法太片面,全是北半球的月相变化情况,南半球月相变化以及南北两极月相变化都是不一样的,希望大家辩证对待,也不要轻易相信网上的说法,必须有权威的论证和形象的思维过程。)
收藏收藏0 微信微信

1

主题

0

好友

8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11-7-14 15:25:45 |只看该作者
若月之出没,不同于日。载魄于西,受魂于东,光照于夜而魂藏于昼,积日累时,或出或没,自西而东。始也魄中生魂,状若弯弓初夜而光照于西。次也魄,中魂半,时应上弦,初夜而光照于南。其次魄中魂满,与日相望,初夜而光照于东。其次也魂中生魄,状如缺镜,初昼而魂藏于西。其次也魂中魄半,时应下弦,初昼而魂藏于南。其次也魂中魄满,与日相背,初昼而魂藏于东。是此月之出没,以分昼夜也。
——弘毅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8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4#
发表于 2011-7-14 15:25:23 |只看该作者
呵呵,这一段以前读过,读的一头雾水,今天看了这个月相介绍,好像能看明白一些了。网上一搜月相原来是小学六年级的内容,呵呵,我都大学了才知道。


———弘毅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8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3#
发表于 2011-7-14 15:24:49 |只看该作者
关于月相钟吕传道集中有过简单论述:混湾初分,玄黄定位。天地之状,其形象卵。六合之中,其圆如球。日月出没,运行于一天之上、一地之下。上下东西,周行如轮。凡日之东出而西,未没为昼;西没而东,未出为夜。是此日之出没以分昼夜也。若月之出没,不同于日。载魄于西,受魂于东,光照于夜而魂藏于昼,积日累时,或出或没,自西而东。始也魄中生魂,状若弯弓初夜而光照于西。次也魄,中魂半,时应上弦,初夜而光照于南。其次魄中魂满,与日相望,初夜而光照于东。其次也魂中生魄,状如缺镜,初昼而魂藏于西。其次也魂中魄半,时应下弦,初昼而魂藏于南。其次也魂中魄满,与日相背,初昼而魂藏于东。是此月之出没,以分昼夜也。”

——风之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8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2#
发表于 2011-7-14 15:24:23 |只看该作者
月亮升起的时间: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27.32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29.53日。月相变化周期符合农历日期,农历小月29日,大月30日。观测月相变化应按农历日期进行。月相变化周期从农历每月初一观测新月(朔)开始计算,根据月球从西向东(逆时针方向)绕地球公转方向进行,图上平均每隔约3.7日出现一个月相。在农历一个月内,共出现了8个月相。这8个月相出现的时间大致时间是:新月(朔)农历初一,蛾眉月(新月)初四前后,上弦月初八前后、凸月(前半月)十二日前后,满月(望)十五日,凸月(后半月)十八日前后,下弦月二十二日、二十三日,蛾眉月(残月)二十七日、二十八日前后,新月下月初一,完成月相变化一周。
  月相在天空中出现是有规律的。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因而产生了月亮自东向西的视运动。农历上半月,月亮从朔到望(即由亏到盈、由缺到圆),位于太阳的东边,在日落以前已从地平线上升起,出现在天空,故有“日未落、月已出”的说法。新生的蛾眉月,常在太阳升起后不久就升起,黄昏后已出现在西方天空,月牙的弓弧向西,但不久即消失在西方上的天空。弦时,月亮在正午升起,18点左右出现在南方天空,弓弧向西。满月时,太阳从西方地平线上落下时,月亮正好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农历下半月,月亮从望到朔、即由盈到亏(由圆到缺)的月相称为残月,残月位于太阳的西边,在日出以后月亮才从地平线上落下,故有“日已出,月未落”的说法。下弦时,月亮在半夜0点左右出现在东方的地平线上,弓弧朝东。蛾眉月(残月)出现在黎明前的东方天空,月牙弓弧向东,但不久即消失在东方天空中。月亮每天升起的时刻,平均每天要比前一天推迟50分钟左右时间。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当今日地球上的某观测点对向月球时,经过一天地球自转了一周(360°)时,某观测者再对向昨天月球的位置时,月球在绕地球的轨道上已向前运动了12.2°多。因此地球还必须再自转12.2°多才能再对准月球,所以平均每天推迟50分钟左右时间。又因月球轨道和地平(线圈)

交角的不断变化,实际每天月亮迟升的时间也不完全一样。如北京地区有时月亮比前一天迟升22分钟,有时比前一天迟升80分钟。但是总的来说,月亮的升起是一天比一天晚。夜晚看到月亮时间的长短可根据月亮圆缺的情况推测出来,月亮愈圆,夜晚看到月亮时间愈长;月牙愈窄,夜晚看到月亮时间愈短。如新月(朔)整夜不见,上弦月上半夜能看到,满月整夜可见,下弦月下半夜能看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德明中医 ( 冀ICP备17012469号 )

GMT+8, 2025-5-15 02:47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