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明中医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首页 > 养生疗疾 > 修身养性 > 绝学无忧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好友

2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13 21:56:41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顺其自然  1 楼 发表于:2/23/2010 4:45:06 PM  
     
何为绝学无忧?就是抛弃观念和经验的束缚,用平时修炼的定力坦然自若应事.什么是定力?不为物所转,而能转物,若能转物,即同如来.修道人见到什么境界也不要动心,善的境界也不动心,恶的境界也不动心,自然境随心转.

修行人世间事尽量少管,道场中事也少掺和,不要有是非人我之心,一心向道,心无杂念,练功积德,功德圆满.有空时多打坐,与天地相契合.对魔不要有敌视的心理,要当着助道的善知识.若真懂修行的人,起居动作都是修行.

我们修道人,无论在什么场合,应该韬光养晦,不可锋芒太露.我们修行人,群居守口,独坐防心.跟大众在一起时,不要讲太多话,自己一个人时,要提防私心和妄想,久而久之就能专而见性.有所执着就是人心,无所执着就是道心.清净就是不要钱,也不要色.

修行人要有顶天立地的志气,斩钉截铁的决心,才可以修道.道是行的,不行何用道;德是作的,不作哪有德.鬼和佛没有什么区别,恶到极点就是鬼,善到极点就是佛.修到开悟就是佛,不开悟而做愚痴的事就是鬼.真正开悟的人,不会说自己开悟,因圣人应世,绝不会亲自泄露真情.所以凡是称自己是佛菩萨的都是邪魔.

我们修道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不争,不争是不和任何人争长短,争是非.一个有德行的人,不在地位与年龄,他语默动静,自然流露出令人敬畏的品格,这种畏不是惧怕,惧怕就令人远离他,而他之令人畏者,是尊敬之心,不是恐惧之心.

开悟要经得起考验,否则成为大妄语,要堕无间地狱.皈衣那天看着我们的生日,把我们修行的阶段从那时候算起.哪个地方真有修行人,那个地方的灾难便少.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本来修得很好,很有进步.忽然遇到一件不顺心的事,一发脾气,火烧功德林,这是出世间一切事物成败的关键.

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一现前即是来考试的,不管外面境界变成什么样子,心中要如如不动,因为外面的境界都是自己心里变现出来的.在世间做任何事情,做任何职业都能修道,必须认定外面的一切境界都是善知识,善人固然是良师益友,恶人也是佛菩萨的化身替我们消灾的,对他们都要心存感恩之心,绝不可起半点是非人我的念头,菩萨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

慈悲不是对于好人坏人一律不分的,对于好人要慈悲摄受的,对于坏人也要用严厉的手段对治.皂白不分酿成"慈悲生祸害,方便出下流",任其堕落,即非真慈悲.但经中又说: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全要恭敬;此话岂不矛盾?应知对待好人,坏人心中一律平等,不起分别心;而相上要有分别,相上不分别就没有是非观.对待恶人呵斥或用凶恶的面孔责备也是教化的一种方法,使他改过向善还是为他好,心中还是慈悲.没有原则的慈备是一种罪恶.

清净心中一丝毫不能沾染,亲爱之人要放下,冤家对头也要放下.度一切众生冤家对头也在内;菩萨没有一个冤家,冤亲平等是一种大无畏精神.修道之人的目的在续佛慧命自己苦修,不拉拢信徒沾染世法,不必恨没道粮,果真心在道上却没饭吃,韦驮菩萨和王灵官要负责任的,要相信,最可靠的是佛道而不是人.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978282.html
收藏收藏0 微信微信

手机版|德明中医 ( 冀ICP备17012469号 )

GMT+8, 2025-5-14 20:38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