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1-7-13
- 最后登录
- 2019-1-31
- 在线时间
- 122 小时
- 阅读权限
- 120
- 积分
- 10
- 帖子
- 720
- 精华
- 0
- UID
- 29
  
|
本帖最后由 弘毅生 于 2012-8-25 21:21 编辑
德明中医讲堂
邀您一起读《内经》系列讲课(四)
主讲人:弘毅生
讲课内容:
1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阴阳应象大论)
2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
3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4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5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6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7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8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9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府;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9月1日(周六)晚八点,德明中医讲堂(YY频道号:93976098),开讲《黄帝内经》,敬请关注。。。
YY语音下载:http://www.yy.com/s/download.html
课后录音下载,和更多课程语音,请浏览:http://www.tudou.com/home/item_u38987697s0p1.html |
|